文|李意安
从去年开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
2018年初,长三角合作办公室创新设立。尽管办公室在上海,但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干部都汇聚到了这里,联合办公并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这份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
事实上,长三角的经济地位一直都举足轻重。那么“一体化”对普通民众而言,切实的利好到底在哪?
长三角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其实不用多说。辖内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都是经济重镇,上海更是肩负直辖市、自贸区、科创中心等多重身份的一线城市。周边则密布杭州、南京、苏州等强二线城市。经济总量大、产业基础好、城市经济发达。三省一市共占据3.6%的国土面积,却居住了16%的国民,贡献了25%的经济总量。
但这几个数据只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加总”,而“一体化”的目标则是希望加法变乘法。毕竟,在政策规划的想象中,长三角高程度一体化对标的方向是美东大西洋沿岸、欧洲西北部、北美五大湖、英国伦敦城市圈和日本太平洋沿岸这五大国际知名城市集群。
“国家战略”是一种政策意志上的战略加码,带来的是政策、资源的全面倾斜。对长三角地区而言,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一体化”的切实好处也将从方方面面渗透体现。
1
利好民生、金融普惠
基础设施是第一步,也是对普通民众生活影响最直观的部分。
比如交通卡异地使用,还有医疗异地结算等结算系统也在打通。上海老人到江苏旅游、养老的异地结算问题已在部分城市得到了解决,而江苏、浙江、安徽的病人到上海看病,医保异地结算也已很方便。
再比如长三角互联互通建设。城际铁路、列车、轨道交通建设都在进一步的规划延伸,为老百姓出行提供进一步的便利。此前,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后,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2小时交通圈",极大地提升了杭州湾的交通效率。而这一项目中,长三角区域内银行们共同组成银团,提供了70亿元人民币贷款。
事实上,作为国家政策的传导工具、要素市场的流动手段,金融力量的配套支持必不可少。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浦发银行深耕长三角腹地已经二十六年,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业内首家积极响应并大力布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金融机构。
浦发银行方面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末,区域内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占全行近40%,上海、杭州、南京等分行贷款总额排名当地股份制同业第一。就在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支持了长三角过江通道、新建铁路、机场新建扩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是普惠金融的渗透深入。
长三角民营经济发达的特色明显,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遍地。这类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挂钩国计民生,却长期为融资难、融资贵所困扰。近几年,践行普惠金融成为传统金融的重要任务,但真正将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浦发银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840亿元;浦发银行单列小微信贷计划并推出“e企行-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等服务新模式,支持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平台建设,率先推广实施“跨境银政服务一站通”,并在线办理关、检、税等手续和企业开户。
2
扶持实体经济
对长三角当地的企业而言,“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也十分明显。
长三角合作办公室的成立已经彰显着长三角区域内的行政壁垒在慢慢破壁。这对人才、物流、资金和技术信息等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极大助益,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前提。企业可以从更好的区域角度去匹配自己的人才结构以及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比如总部、研发在上海,生产工厂仓储物流中心在周边地区的做法,目前已经是很多大中型企业的选择。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等因人才吸引能力的不同和经营成本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分工定位。
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辐射区的核心所在,除了特大城市的标签,还有其自贸区的特色和科创中心的战略地位。而总部位于上海的浦发,也充分发挥了这一区位优势。
自2013年9月率先设立自贸区分行以来,浦发银行围绕实体经济的切实需求进行了不少创新,在这些前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推出了“自贸区服务方案7.0版”,并将其拓展至全国。长三角区域内,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分行均落地了FT企业存款、FT结售汇及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
此外,浦发银行拥有境外分行、离岸银行、自贸区分行、境外控股公司,在跨境人民币代理结算业务方面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地位,并能与区域内其它银行同业共建国际业务大平台,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跨境融资、跨境资产管理、跨境贸易结算等多方面的服务。
类似的,浦发银行布局科技金融较同行早得多。早在2011年,浦发就合资参与设立了浦发硅谷银行,积累了大量科技金融的经验。2018年浦发银行在上海设立总行及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将杭州、南京、苏州等分行设为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多年来,浦发银行扶持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一直未变。
据十字财经了解,浦发银行通过 “前低后高” 的贷款利率优化定价方式,推出“科技创客贷”、“科技立项贷”等融资产品,为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型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的专属金融服务。在今年首批科创板上市25家企业中,10家是浦发银行长三角重点合作客户。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经营主体需要的,是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手段需要相互配合。
浦发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是“股、债、贷”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融资服务,如:培育期,浦发银行提供并购基金、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手段帮助企业收购资产,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成熟期,则通过提供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手段帮助企业注入资产。
十字财经了解到,此前,浦发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对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中国商飞大飞机研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多个区域内重大项目进行了支持,并为区域内半导体、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企业引入股权投资资金和优质投资人。
截至今年6月末,浦发银行为长三角区域重点项目及企业引入超过800亿元市场化资金,自营资金通过一级市场认购长三角区内25家实体企业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超过163亿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浦发面向银行同业、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六个细分行业推出了同业合作方案,搭建起长三角金融机构协同平台,并参与了上海清算所、央行跨境人民币及中国银联清算体系等要素市场基础制度的设计及产品创新,推出了“浦银避险”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投融资、贸易、避险等需求提供专业支持。
3
助力产业升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一体化追求的不仅仅是产业一体化,亦是一体化之下的产业升级。绿色金融不仅是政策号召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而银行在贷款扶持上的政策引导上能够很好地帮助国家落地产业的绿色升级。
原则上来讲,“绿色金融”在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也会在投融资过程中考虑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对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的回报率并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在过去这些年里,浦发依旧积极参与了多个绿色金融项目,包括“上海中心”国内超高绿色建筑、上海“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浙江宁波综合性植物园建设、江苏常州武南污水处理、安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产业园区废物循环改造等重点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绿色信贷余额超866亿元,发放绿色金融债近660亿元,占全行贷款约四成,这一比例在业内相当靠前。
自成立以来,浦发努力服务长三角腹地的初心未变,而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2019年无疑是浦发专注“长三角一体化”概念的发力之年。
近日,浦发银行副行长王新浩公开表示,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纵深发展,浦发银行还将不断加大在长三角区域的支持力度,成立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总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部,并设立长三角战略客户部,在“信贷资源、科技赋能、投资决策、服务机制”等方面予以倾斜,更加快推动长三角客户的“同城化”服务机制,并建立跨分行协调联系机制,在服务保障和机制创新方面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